“从产业角度而言,人工智能可帮助预测和判断。例如,在设备运作保全方面,通过数据采集和算法判断,人工智能可帮助制造业客户降低设备维护成本,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在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智能科技与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围绕“人工智能怎么样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这一主题,欧姆龙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朱左江表示。
在本次分论坛上,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嘉宾,就进一步通过人工智能推动绿色化、数字化进行了探讨。“人工智能,特别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给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龚克表示,在这一新阶段中,应坚持发展主线,推动AI和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真正的完成高质量、绿色化发展。
在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的当下,AI是一个重要推动力。如何用好这一工具,是所有产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面临的课题。
“不管训练,还是推理,人工智能模型都会消耗大量功耗。这本身就会倒逼我们持续提升效率。”百度集团副总裁吴甜表示,在基础设施方面,百度一直在建设符合绿色标准功耗的集群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基础设施提升效率。
“‘文心一言’自发布至今推理性能提升了50倍。换言之,推理端的成本相应下降,这也使该产品在每次使用时更加绿色化。”吴甜表示,不仅如此,模型训练的效率已提升3.6倍。这也代表着,模型训练周期大幅度缩短,正对应着能耗的下降。
事实上,AI在社会提升效率方面会有极大的价值空间。吴甜透露,百度正通过“文心一言”模型做代码开发的提升效率工作。
“目前,在写代码时,百度工程师对AI大模型输出代码的采用率超过40%,对于高频用户来说甚至达到60%。”吴甜表示,类似的效率提升体现在各行各业。虽然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初期功耗很大,但给整个社会运转带来的效率提升意义重大。
“建筑物碳排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近零碳’目标。如何达到这一目标,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有效连接的高效能设备是重要的条件。”江森自控亚太区总裁朗智文表示。
人工智能代表着未来,但如何推动AI和实体经济更好地融合,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表示,要想做好人工智能大模型一定要培养交叉人才。他建议,为了产业智能化发展更加通畅,非IT领域专业的学生应掌握人工智能这一学科的基础知识,这需要政策环境和有关机制的进一步推动。
“现阶段,国内产业智能化发展还处在相对初期的状态。有关部门可在政策制定层面进行引导,建设一个面向未来产业链条的培育环境。”吴甜说。
吴甜建议,每个行业应发挥该行业领域专家的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发挥需依赖行业对自身应用场景和数据的理解。
在龚克看来,政策面在营造创新环境的同时也应该在监管方面守牢底线,健康有序地推动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