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爱游戏官方入口官方网站!
Product classification

产品中心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产品描述

  “作为医生,你们体现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作为党员,你们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作为军人,你们体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军人本色。我感谢你们!”2020年3月10日,习在火神山医院办公楼前,接见湖北省和军队、外地援鄂医护人员代表时的讲话,字字千钧,句句暖心,在湖北抗疫关键时刻,坚定了大家战疫必胜的信心。

  “这样近距离见到,感到很亲切很温暖。当晚,我激动得久久不能入眠。”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回忆当时情景,历历在目。她说,“亲临抗疫一线为我们鼓劲,令人难忘。两年来,当时的讲话一直鼓舞着我,激励着我。”她和同事一道,参与疫情常态化防控、一线核酸筛查,致力于将中西医结合治疗运用到更广泛的临床疾病治疗中,进社区、走乡村、入农户,推广普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我当时距离不到5米。看见我们的‘口罩脸’,很心疼。他动情地说,‘很多同志在这里奋战一个多月了,很辛苦、很疲劳,希望我们大家注意休息,保证营养,保重身体’‘你们是最大的功臣,党和人民要给你们记头功’。这些话,特别暖心、提气!”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Ⅱ科主任胡克教授,回忆现场聆听习重要讲话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接连说了几个“永志难忘”。

  “赞誉是关怀,更是嘱托与激励。两年来,我和同事们一刻不敢懈怠,把感恩之情和医者担当汇聚成一股力量。”作为临床专家,胡克和同事们牵头组织全球近140名专家,编撰出版了全球首部系统性总结和介绍新冠肺炎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学术专著——《新冠病毒肺炎基础与临床》。目前,这部专著已向海内外医疗机构等捐赠4000册,为全球抗疫传递中国经验。

  “武汉战疫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经验,我们要将经验分享出去,为全球抗疫作贡献。这也是习对我们的期许。”胡克说。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教训,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2020年3月10日,习在湖北考察时殷殷嘱托。

  湖北省委、省政府牢记嘱托,顺应荆楚人民期盼,“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湖北样板”。

  俯瞰崭新的武汉同济航天城医院。3000多名建设者日夜拼搏,289天建成一座平疫结合三甲医院。(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通讯员吴渊 潘海亮 摄)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构建四大体系、完善8个机制、提升8种能力。

  提升监测预警水平。一套疫情防控智能监测系统,衔接紧凑、运行有序,为常态化疫情防控筑起预警哨卡。

  健全联动机制。即使在偏远县城,也拥有核酸检验测试实验室。目前,由430家核算检验测试实验室组成的服务网络已覆盖全省,实现了每个县(市、区)至少有2家核算检验测试实验室的目标,日最大检验测试能力达165万管。

  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的云景山医院,是目前武汉规模最大的平战结合医院。(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全面推动“平战结合、医防协同”机制创新。在武汉、宜昌、襄阳、黄冈按平战结合模式打造5个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两年来,我们牢记嘱托,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探路高质量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人人可感的健康湖北。”省卫健委负责的人介绍,围绕疾控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基层防控体系、院前急救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建设,全省谋划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项目力度前所未有。全省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规划建设项目1819个,总投资1958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1626个,开工项目总投资1651亿元。

  “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重要讲话,情深意切,激荡荆楚。

  织牢织密基层公共卫生防护网,让农村居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我省开创性拿出1万名事业编制补强基层医疗卫生岗位,让每个村都有1至2名大学生村医。针对分级诊疗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枢纽作用的县级医院,我省大胆提出,加大力度推进百万人口的县(市)和经济百强县(市)创建三甲医院,把医疗资源力量更多向县(市)倾斜,着力建设区域医疗中心。

  大学生村医杨海燕(左)为村民检查血压、讲解保健知识。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2021年,“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及县(市)三甲医院建设”项目列入湖北省“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十大惠民、四项关爱”实事项目,由省委主要领导带头领办。

  今年3月10日,一名29岁的小伙突发胸痛到潜江市中心医院就诊。心肌梗死!必须立刻进行急诊介入手术。消毒、造影、植入支架,短短30分钟,闭塞的冠状动脉开通,生命得以挽救。

  “以前大家看病要去武汉,现在三甲医院就在身边,这是党和政府为群众办的大好事。感谢,家门口就医成为现实。”小伙子感慨道。

  目前,我省天门、麻城、枣阳、潜江、汉川等9县市已拥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两年来,全省医改指向更加明确:变革就医模式,从根本上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从织牢织密基层公共卫生防护网到让农村居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从利用互联网手段删减就医的冗长环节到利用穿戴设备对患者实施24小时监测,昔日医疗“痛点”成为服务“亮点”。

  全省在岗大学生村医4900人;截至目前,共有县域医共体130个,以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基层医疗生态得以重塑。

  2020年5月22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张继先名医工作室”,进一步发挥她和团队在抗疫临床救治中积累的经验,守护患者健康。

  声声叮咛,言犹在耳。“习对我们医务人员提出殷切希望,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还是位居前列,我们要探索新的治疗方式。”目前,张继先正在加紧研究、推广利用特殊装置通过吸入方式将药物作用到气管以及肺部,为慢阻肺以及慢阻肺合并感染患者提供稳定治疗。

  胡克则将目标聚焦到肺癌这一重大疾病救治新方法的探索上,带领同事开展了支气管镜下气道内肿瘤光动力治疗的新技术。这一方法不仅可根治早期肺癌,同时对不能手术的进展期患者,也能有效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省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规划建设项目1819个,总投资1958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1626个,开工项目总投资1651亿元。

  2022年2月8日,武汉东湖高新区明德生物新冠核算检验测试试剂生产线一片繁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由430家核算检验测试实验室组成的服务网络已覆盖全省,实现了每个县(市、区)至少有2家核酸检测实验室的目标,日最大检验测试能力达165万管。

  全省在岗大学生村医4900人,天门、麻城、枣阳、潜江、汉川等9县市已拥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共有县域医共体130个,以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基层医疗生态得以重塑。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做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