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绿色保险分类指引(2023年版)》(以下简称《分类指引》)。该指引是全球首个全方面覆盖绿色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保险公司绿色运营的行业自律规范。这对引导保险业加快绿色创新、促进绿色保险规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展现了保险行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决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近年来,保险业全方位助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力度不断加大。早在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就首次提出“发展绿色保险”的理念,主要涉及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森林保险、农牧业灾害保险等。此后,监管部门又陆续出台《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等文件,对绿色保险进行界定,实现了对绿色保险的量化管理途径,也为开展绿色保险业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绿色保险取得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绿色保险半年保费收入1159亿元。保险资金投向绿色发展相关产业余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36%。
在各项政策基础上,此次《分类指引》立足具体操作层面,从业务分类的方面出发,对绿色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保险公司绿色运营作出规范。清晰界定绿色保险的定义,是规范和引导绿色保险发展的前提,也是确定绿色保险产品的依据。绿色保险产品的分类指引遵循了《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对绿色保险的定义,将保险业在环境资源保护与社会治理、绿色产业运行和绿色生活消费等方面提供风险保障的保险产品,界定为绿色保险产品。《分类指引》依次按照领域、保险类别、细分保险类别、示例产品,对应16类绿色保险类型,涉及69种细分保险产品类别。这一些产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保险责任范围涉及绿色发展的专属产品和可在绿色发展领域中应用的通用产品。
有了明晰的界定,行业机构可以据此提出对应的投资策略。比如,明确保险资金绿色投资,是保险资金运用践行了绿色投资理念或投向了绿色投资标的范围,有助于相关机构逐步构建、完善绿色投资的“股票池”“债券池”等。值得一提的是,《分类指引》还创新性地提出了保险公司绿色运营概念。这是指保险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为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节约世界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与环境、有益于消费者和公众身心健康等理念与实践贯穿包括办公、采购、消费、建筑、设备、出行等在内的经营全过程、全领域,以实现行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增长,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其评价维度主要通过绿色运营降低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分为职场类绿色运营管理、硬件设施类绿色运营管理和因公出行类绿色运营三类。概念及分类的细化,对绿色保险工作规范开展大有裨益。
在绿色保险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绿色保险无论是在政策体系层面,还是执行层面仍有不少短板,特别是在行业自律上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保险业应以此次《分类指引》为契机,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在产品研究开发、绿色投资和绿色运营方面慢慢地增加行业自律。这包括不断的提高绿色保险保障的范围,加强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丰富绿色保险的产品品种类型;一直在优化绿色投资的资金配置,重点加强对节能减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等重点绿色产业领域的资金支持;在绿色运营过程中全流程全领域贯彻绿色理念,充分应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实现业务模式低碳转型,同时注重对绿色运营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唯有如此,我国绿色保险的发展前途才会更加广阔,在推动行业进步和国民经济绿色发展方面的功效才可以做到最大化。(李长安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3月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上空,一群雨燕飞过蓝天,衔来春意渐浓的讯息。王路还提到,要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布局等。她建议,逐步提升我国多层次长期资金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科技型公司可以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万泉代表表示,近年来,我们国家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科学技术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过去一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科技和装备支撑稳步增强,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如何持续推动农业高水平发展?本刊特邀请代表委员畅谈观察和思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1.3亿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46.4%,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6.5%。农村养老是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王德保透露,中心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河套合作区的区位优势,协同香港、面向全球,在河套合作区建设大湾区国创中心国际总部。
“主轴承的服役寿命与可靠性受到材料、设计、制造技术等多种关键因素制约,研制难度随尺寸增加而倍增。
为加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2023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指导意见》。
文生视频、智能家居、智慧工厂……近年来,AI发展速度之快、应用场景范围之广备受瞩目。
月表可开采资源均赋存于月壤/月岩地层中,月球采矿是典型的多资源共采问题。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围绕科技如何支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怎样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等线
今年2月底,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郑仕标教授团队提出的“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在辛锋看来,中央企业在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方面,拥有多方面独特优势。为深度融入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充分的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及其重要的作用,不相同的领域中央企业持续探索,积淀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李国英介绍,2023年我国共计实施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分为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灌溉工程、水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4类。张玉卓用三个字概括了中央企业今年高水平发展的路径:“高”,即高水平的协同;“质”,即质的有效提升;“量”,即量的合理增长。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近年来,数字医疗技术在疾病诊断、临床治疗和患者康复等领域不断开疆拓土,让健康服务更加优质可及。通过照片诊断眼部疾病、利用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心脏……各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慢慢的变成为辅助医生诊断疾病的帮手。
贾少谦认为:“制造业减少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主战场,当下迫切地需要培育壮大绿色创新主体,激发绿色转型活力。范飞建议,可根据区域绿色技术发展优势和应用需求,完善绿色技术交易机制,同时布局建设若干绿色技术交易平台,推动绿色技术成果转化。
“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是我国“双碳”战略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前置性的制度变革,不仅彻底打破了“能耗双控”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和能源化工产业的约束,且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双碳”战略,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全世界内形成零碳经济竞争新优势。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为逐步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明确了方向。